<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密码:

        刘瑞玉:过渡捕捞和环境污染使我国海洋生物处于濒危状况


        36524总部电话_365bet网上娱乐场_约彩365官旧版本网客户端下载青岛市委名誉主委、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着名海洋生物学家刘瑞玉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鉴于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先天不足,加之多年来的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已使越来越多的海洋生物列入我国物种红色名录,有的正处于濒危状况,对此该是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和采取对策的时候了。

        今年82岁高龄的刘瑞玉院士,目前正参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组织的项目,与国内一些学者共同编撰一部名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着作。他负责组织撰写海洋无脊椎动物部分,手稿现已完成,正交付出版。

        刘瑞玉分析说,我国海域缺乏大洋性资源,很少有产量百万吨以上的大种群鱼类,只有地方性的带鱼、?[鱼和外海洄游性的鲐?Y鱼等尚有年产几十万吨的资源量,这是自然条件所限,原因是我国海域没有处在冷暖洋流交汇地方的生物活跃区,生物资源的储量形不成大气候。但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我们不仅对这些有限的资源不能合理开发和保护,反而严重捕捞过度,加之盲目填海、工厂排污,环境破坏导致许多海洋生物已面临灭顶之灾。胶州湾着名的沧口泥沙滩生物多样性很高,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尚有100多种底栖动物,而到八十年代以后环境被破坏,多数物种难以生存,仅剩下四五个种类了,经济种产量也急剧下降,主要是填海和污染使众多贝类失去了生存繁衍的家园。原来在海滩上能钓到大量的蝼蛄虾,现在却成了罕见的物种。过度捕捞对我国特有种大黄鱼、中国对虾、小黄鱼资源破坏更是毁灭性的。

        刘瑞玉指出,即将编辑出版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一书,中国对虾、中国龙虾等不少种均被列入濒危或近危物种行列。目前,在国内市场上看到的红色大个龙虾基本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价格达到每公斤二三百元。作为旅游纪念品的硕大唐冠螺也被列入濒危物种,不仅在海南岛采不到,目前在远离大陆的西沙群岛也不见了。至于中华鲟、中华白海豚等更是需要特别保护的动物。这些物种濒危状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栖息地被破坏,种群数量大大减少。

        当前,随着渔业捕捞手段的高科技化和资源减少,渔船的网眼也变得越来越小。目前采取的禁渔措施,虽然行之有效,但开海之后,出海渔船数量和网具规格如果没有严格限制,必然造成集中时间打歼灭战,渔业资源的恢复和生产的良性发展还有待时日。

        刘瑞玉认为,当务之急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决心,要减少捕鱼船,帮助渔民转产,防止捕捞过度。同时,要坚决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使资源能够再生和持续发展,严禁破坏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的项目上马,还我海域一片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