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24总部电话_365bet网上娱乐场_约彩365官旧版本网客户端下载成员、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副编审李鸿仪说,近年来,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自然”杂志两度发专辑“中国之声”,对我国的科研体制提出了批评和建议,尤其是对我国经费分配的不合理和科研创新能力的不足提出了批评。
目前,我国国家和省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主要采用和美国类似的同行评议的方法。该法虽然对于发达国家是合适的,却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国情。理由如下:
1、同行评议的前提是评审专家必须具有高度水准。虽然基金的个别项目也请外国专家评审,但并不具有普遍意义,绝大多数的项目仍然是由国内专家评审。以我国目前在自然科学研究上的总体水平而言,国内的评审专家并不具备该条件。尤其是对一些创新性较强的项目,本身创新性就不强的国内评审专家难以给出正确的评论。
2、同行评议的另一前提是评审专家必须具有高度公正性。在我国目前普遍缺乏诚信、学术腐败屡见不鲜的今天,这一点是否能够保证,恐怕也是一个疑问。
为此,建议在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引入以申请者SCI收录数为基础的客观指标,并将客观指标和专家评审结合起来。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1、一篇论文能在SCI刊物上发表,尤其是在相对影响因子较高的刊物上发表,本身也是通过了双盲同行评议,但该同行评议的专家水平比国内专家水平高。因此,申请者的SCI收录数较好地反映了申请者的研究能力,而该能力是保证基金项目完成的关键。
2、既可防止没有能力的人通过各种关系骗取经费,也可防止有真才实学的人因疏于人际关系或不善做表面文章而得不到经费,从而大大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且能从根本上防止经费分配和使用上的学术腐败,从而大大加快我国的科学事业的发展速度和创新能力。
3、由于和国际接轨的客观指标的重要性,必然使我国有更多的论文在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上发表。由于没有创新的文章是很难在国际上发表的,因而和国际接轨的客观指标不但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威望,同时必然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又因为,创新能力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瓶颈口,因此此举会还大大加强我国在科学研究上的综合实力。反之,若科研评介体制仍然不和国际接轨,一些没有创新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就可能因人际关系得到各种荣誉,这是我国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制度导向上的原因。
4、将客观指标评论和专家评论相比较:若两者基本一致,则说明结果可靠,若两者相差很多,则有必要研究不一致的原因,并分清楚究竟是申请报告的问题还是评审专家的水平问题,抑或是客观指标体系本身的科学性问题。上述分析不但对于评论评审专家的工作能力,提供对评审专家实行优胜劣汰的依据,保证专家队伍的水平有很大好处,而且对于完善客观指标体系本身也有很大好处。
对于基金评审,可作如下简化:考虑到行业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基本原则是分行业制定。对指定行业,统计出该行业内历史上基金获批者的以影响因子为权重的平均SCI收录数,并以该指标对新申请者的能力进行估价。对于在多个领域都有SCI文章发表的特殊人才,则给与较高的权重以利于学科交叉和创新。在评审专家的遴选中,也要引入上述客观指标。
在客观指标体系尚未完善时,更简单且具可操作性的方法是在同一行业的当年申报者中按以影响因子为权重的SCI收录数排序,得分高者为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