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密码:

        袁隆平水稻科技攻关,永远的“马拉松”比赛


        5月22日是袁隆平先生离开我们一周年的日子,回忆袁隆平先生带领全国杂交水稻科技人员艰苦卓绝、不断突破思维极限,让水稻单产不断创造新纪录,为保障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的不朽贡献。

        袁隆平先生每一次水稻科学创新理论的提出都是不平凡的,很多人曾怀疑、不理解,甚至批判。如针对袁隆平先生1964年率先提出“利用水稻杂种优势增加产量”的理论创新,有人说,水稻是雌雄同花自花授粉植物,没有杂种优势,没有利用价值;秉承原苏联李森科育种体系的人,从否定西方孟德尔遗传学的角度给予批判,甚至阻止进行育种试验;还有人说,杂交水稻在美国、日本已经有人研究过了,没有成功,研制无意义。

        本文作者与袁隆平先生在三亚荔枝沟警备区湖南杂交水稻中心海南试验基地

        笔者知悉,幸亏有国家原科委九局的大力支持,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得以在全国逐渐开展起来,不少单位开始利用海南天然大温室进行南繁育种,按照袁隆平先生提出的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三系”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大家不遗余力地寻找水稻不育材料。

        失败总是难免,一直没有找到完全不育的育种材料,不少专家又开始怀疑、甚至想放弃杂交水稻的研发,直到1970年,袁隆平先生助手李必湖和三亚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发现了“水稻天然野败不育株”,这份最特殊宝贵的育种材料被袁隆平先生免费无私分配给全国的育种科研团队,杂交水稻研制开启了成功的历程。

        1973年,“三系”杂交水稻宣告成功配套。袁隆平先生牵头选育出第一个在生产上应用的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该品种在部分地区试种,平均亩产500多公斤,超过当时普通水稻品种30%多,最高亩产达到670公斤,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单产纪录,推广应用前景似乎无限,然而,现实是,没有被认可。

        拒绝推广的理由有三,其一,当时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特别低,甚至亩产几公斤,种子成本非常高;其二,“南优2号”等早期的品种需要较高水肥条件,有人说,没有更多的化肥可以使用;其三,很多农民掌握不了杂交水稻的栽培技术。凡此种种反对意见流传。

        后来,幸亏农业农村部及时专门成立全国杂交水稻推广专家组,安排陈洪新先生当组长,全力支持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杂交水稻不断涌现新品种,杂交水稻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并且在1976年全国快速得到推广应用大获成功,被国际上誉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先生被誉为了“杂交水稻之父”。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光敏不育水稻基因被发现,两系法杂交水稻优势利用技术成为可能,但其研制工作颇不顺利。直到1987年,袁隆平先生牵头全国科技攻关,组织863重大项目,两系法杂交水稻有组织的研发工作才真正开展起来。

        1989年,由于极端天气的影响,使所有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恢复,导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遭到严重挫折,甚至出现否定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倾向。这期间,还是袁隆平先生力排众议,带领大家坚持科研。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宣告研制成功并开始大面积应用。目前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80%以上应用的就是两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再次让中国的水稻领先世界。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袁隆平先生的带领,水稻技术研究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时间来到2004年,基于两系法杂交水稻成功研制,以及大面积推广应用和分子辅助育种等新技术的开发,袁隆平先生提出了“超级稻”概念,确定选育亩产800公斤、900公斤杂交水稻品种的新目标,当时,又有不少人认为,这不可能。袁隆平先生带领大家再次迎接挑战,在科技部和多个省市支持下,组织水稻科技人员实施三期“超级稻”新品种选育联合攻关。

        到了2013年,湖南、浙江等多个省份涌现出一批亩产潜力超过800公斤的水稻品种,袁隆平先生又向农业农村部提出“种三产四”超级稻示范推广计划,即种植3亩超级稻的产量等于4亩普通稻的产量,在保证农户口粮的同时节约更多土地搞经济作物,光种稻不挣钱,要大种高价值的优质稻。现在回头看,袁隆平先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谓殚心竭力。

        杂交水稻在全球的研发推广应用一样是在曲折中前进。1980年,袁隆平先生与美国圆环公司签署中国第一份杂交水稻技术转让合同,引发轰动,可是多数人认为根本不实用,不可能在高度机械化、高成本劳动力的情况下进行低成本的种子生产。有人认为,杂交水稻技术是“穷人的办法”,不适合发达国家;一些人又错误认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很难掌握杂交水稻复杂的种子生产技术,因此不少领导和专家对杂交水稻国际合作推广应用前景始终存疑。

        可喜的是,在袁隆平先生的带领下,通过近30多年的努力,杂交水稻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断“开花结果”:美国水稻种植60%都是采用杂交水稻技术,每年要向湖南杂交水稻中心支付专利费用;印度、越南、巴基斯坦、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常年种植面积超过千万亩;目前除中国外,全球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1.5亿亩。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扎扎实实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们再来看看“海水稻”到“耐盐碱水稻”的发展历史。广东湛江科研人员1986年在海边盐碱地发现非常低产水稻后,一直以来该项研究时断时续,不被重视和关注,仅有一些小机构开展很少的工作。近些年,一些专家和机构开始呼吁大力研发“海水稻”,引发社会讨论。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大好事,能够增加粮食生产,一部分人则认为,又是“噱头”,海水不可能种植水稻。

        针对此,袁隆平先生力排众议,组织专家开展细致前期工作。通过调研,袁隆平先生提出“耐盐碱水稻”的概念,即全国共有盐碱地约15亿亩,其中有淡水源头能够冲减盐碱发展“耐盐碱水稻”的土地1亿亩,这些土地亩产如能达300公斤,就能够增产粮食300亿的科学设想。

        2018年袁隆平先生亲自致信国家有关部门,请求支持组织“全国耐盐碱水稻科技攻关的建议”获得重要批示。2022年4月,国家耐盐碱水稻科技创新中心在海南三亚成立,集聚全国7个省份的十几个科技机构的科研,初步形成了国家层面的有组织的科研,全国耐盐碱水稻大发展指日可待。袁隆平先生再次发挥了有责任、有担当的战略科学家的重大作用。

        笔者记得,2020年12月15日,在海南三亚南繁试验站,袁隆平先生拖着病重的身体,再次组织全国12省份的试验点提出组织实施“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超高产示范试验”。没有专门经费,袁隆平先生说,从自己课题费安排经费。袁隆平先生再次指出,耕地有限、疫情防控,粮食紧迫性更高,要继续在水稻单产上下功夫,深挖水稻良田超高产潜力。袁隆平先生还给承担海南试验示范的同志说,三亚季节最早,可争取率先做到双季亩产3000斤。

        这在当时同样引起一些人的非议,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国际粮食贸易、甚至建设海外粮食基地上。几十年的现实表明,这是根本行不通的。2021年,国家严格规定地方领导粮食保障责任制。事实再次证明了袁隆平先生的战略眼界,再次表明先生爱党爱国的真挚感情。

        2021年5月9日,病重中的袁隆平先生还在关心三亚国家水稻公园早稻3000斤测产验收的结果。5月22日,袁隆平先生不幸离开了我们,他的心中始终关心的都是水稻。可以告慰袁隆平先生的是,2021年,湖南衡南和海南三亚、陵水、乐东多个双季亩产示范试验点实现了3000斤的目标,现在,科研人员们还在一起努力,争取更多的示范试验点实现3000斤,不断争取更高的水稻亩产。

        回忆袁隆平先生的一生,一直在带领我们不断追求水稻的高产、超高产、再高产,正如一场又一场“马拉松”比赛,随着更多人、更多城市的加入,科研成果不断产出,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作者系海南大学副校长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