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密码:

        毛主席下令解密的内容,如今惠及14亿中国人!


        1953年4月,一场强寒潮突然向华北地区袭来,这让广大农民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毛泽东主席听闻此事,立即在一张便条上写道:“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

        毛主席所写的“告诉老百姓”,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含义呢?

        人民气象事业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因保障军事行动的需要而建立,那时候的气象信息属于军事情报,需要绝对保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气象事业进入新的纪元。但当时全国解放战争尚未结束,美帝国主义又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考虑到气象情报与军事行动休戚相关,气象部门将首要任务定为为国防和军事服务,气象信息的传送再次开启加密模式,并被列入国家机密。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已经开始执行,工农业越发需要天气信息指导生产,气象信息的解密也由此提上日程。

        不过,当时的中国还并没有形成完备的气象观测和预报业务,即便气象解密,也很难向全国人民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

        为了拉开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帷幕,军委气象局的第一任局长涂长望做了十分细致的规划,他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开办气象观测人员训练班,开展大规模的气象台站建设工作。

        微信图片_20220513111735 拷贝.jpg

        涂长望

        为了让气象站覆盖到中国的每个角落,当时气象人员建站的地点往往都是交通最不方便、生活最艰苦的地区。

        我们这一批的同学,有的分到了四明山到了浙江,四明山山顶一到夏天雷打得不行,雷都打到观测室那里,也是冒着生命危险。

        同时,涂长望还写信给海外的留学生,号召他们回国效力,共同开拓新中国的气象预报业务。在他的号召下,叶笃正、谢义炳、顾震潮、朱和周等一大批气象人才,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归国。

        为了组织各单位的气象科学家们共同工作,紧接着,涂长望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赵九章协商决定,将该所的部分精锐人才借调到气象局,成立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简称“联心”。中国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由此起步。

        当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建设即将进入到第五个年头时,一场对新中国气象预报水平的考验不期而至。

        1954年7月,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工业重镇武汉危在旦夕。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联心”的气象工作者们所做出的天气预报至关重要。

        郝爱群 陶诗言气象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陶先生跟我说是周恩来总理,就差坐镇在他们这了,就是报这个上游的雨,要求他们能够报出来以便中央来决策。

        陶诗言等气象工作者们所做出的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既为武汉暴雨保卫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验证了新中国气象事业建设的成果。

        1956年6月1日,在经过了将近6年的准备后,气象部门终于向大众发布天气预报。

        在当年7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人们也第一次读到了天气预报的信息。

        微信图片_20220513111804 拷贝.jpg

        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上的天气预报

        从此,公众气象服务如鱼得水,有了广阔的活动天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天气信息已通过报刊和电波传播至全国各地,但海峡对岸的台湾省却一直处于信息封锁状态,直到1972年8月14日,周恩来从天气公报中得知,一场强台风将正面袭击台湾省。

        周总理当即提笔批示,要向台湾同胞发布台风警报:“ 可立即经气象局系统 (或经总政)告我福建前线,用作向台湾同胞的宣传消息,告以预防台风袭击和祖国同胞的关心。”

        在正式发布台风警报前,周恩来又亲自审定了稿件,他在稿件的最后加了一句:“祝祖国同胞晚安”。

        正是这样一条充满温暖的台风警报,向台湾同胞送去了来自祖国的关切,拉开了大陆向台湾海峡发布天气预报的序幕。

        1973年10月1日,福建省气象台克服海峡气象资料短缺的困难,担负起每日正式向台湾海峡地区发布天气预报的任务。

        自此,台湾海峡天气预报成为海峡两岸渔民安排生产活动的有力助手。

        1979年,为了更生动地向百姓传播气象信息,中央气象台的工作者们开始酝酿新的气象服务手段——电视天气预报。

        1980年7月7日,中国第一期电视《天气预报》终于与观众见面。

        李援 第一期电视天气预报主持人:

        一开始的时候就是新闻稿,然后就是拿着新闻稿在念。可能就是说你新闻稿说完了,大家是不是能够把这些东西完全能够消化,能够理解,那时候实际上还是在摸索。

        在第一代制作者的用心摸索下,这种贴近百姓生活的天气预报形式,随着电视的普及,走入了中国人的寻常生活中。

        后来,电视《天气预报》又经过不断改革和升级,发展成为如今亲民而贴心的模样。

        距离1956年气象信息解密,已经过去了60多个年头。岁月流转,天气预报变了,变得更贴心也更与时俱进;天气预报也没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热忱。